在云南,关于彝族刺绣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天边的彩霞飘落在彝家老祖母的心上,使彝家女子拥有一双灵巧的手,让彝家女子把心中的歌,用手中五彩的丝线,绣成了穿在身上的彝家彩霞!从此,彝绣成为传承千年穿在身上的符号、捏在指尖的瑰宝。
穿在身上的民族符号
彝族是一个把千年文化系在指间、绣在身上的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聪明爱美的彝族人把花草、动物等图案一针一线地绣到衣物、服饰上,用服饰述说彝族古老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
古黑村是云南有名的彝绣村,位于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历史文化悠久,彝族刺绣历久弥新。村里90%以上的人家都是彝族,女子们长期从事彝族刺绣,田间小憩或休闲时光,无论老少,便围坐在一起飞针走线,凭着简单的花针和灵巧的双手,想绣什么就绣出什么,其布局之精美、造型之灵动、用色之和谐、技艺之熟练,令人惊叹。
在古黑村,衣服和生活用品上绣满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景物,这些景物经过概括、变形、夸张,采用挑花、扣花、十字绣、平绣等手法,“点、线、面”交融。村里的男性常年穿着麻布或棉布的高领无袖对襟镶边马褂。女性上衣前短后长,衣尾至膝后弯,袖、坎、肩、尾绣有彩色花边,前佩与衣尾同长的围腰,腰系绣花腰带,整套衣服从领口、衣襟、袖口,前前后后、上上下下都绣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纹和图案,镶满各式各样的花边。
当地人介绍,分居各地的彝族各自拥有独特的服饰样式,加上婚服、土司服、祭祀服等特殊服饰,武定县的彝族服饰就多达 20 多个种类。
一针一线都是艺术
彝绣满身是花,用色大胆夸张、构图精美、针法灵活、针脚细密、工艺独特、风格迥异,一针一线都是艺术品,一花一朵都是民族符号。一双裤脚,就是一幅经过变形处理的踏歌图;一个一尺见方的挎包,就是由变形人兽组成的星象图或八卦图;马樱似火、山茶争艳、喜鹊闹梅、蝴蝶采花等等民族图案都展示着彝族的风姿。
“鸡冠帽”是武定彝族最具特色的服饰,它色泽鲜艳、工艺精湛,装饰效果极强。公鸡在彝族传统文化观念中是一种吉祥物,武定彝族认为鸡是有智慧的禽鸟,是正义战胜邪恶的代表。
武定彝族女子头戴鸡冠形的“鸡冠帽”,帽檐左右两侧各装饰一朵马樱花,帽檐上绣满了盛开的牡丹,帽沿周边用许多银泡镶嵌,帽辫用黑毛线制成,配以银器自头顶悬垂至腰间,如同脸颊两边长发倾泻而下。
彝族刺绣历史悠久,丰富多姿、制作精美,是中国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千万根针、千万只手世代传承下来并不断创新的地方特色和民族手艺。2008年6月,彝族刺绣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现在,彝綉的使用已经从服饰延伸到彝绣记事本、抱枕、桌旗等百余种生活日用品上,成为云南楚雄标志性的“伴手礼”,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