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以龙为图腾,数千年的龙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附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舞龙是中华民族节庆中常见的活动,我们司空见惯的“龙”都有着修长的躯体,需要多人组合才能舞起来。只以一条板凳为骨架扎成的龙鲜为人知。
庇佑族人的“小龙”
呈贡上可乐社区居民们的祖先最初在呈贡山区生活,后来在滇池湖畔建村立社,这里,是“板凳龙”的根基所在。
与兴起于中原地区的龙文化不同,呈贡“板凳龙”是“小龙”。关于“板凳龙”神秘崇拜的起源,如今已无从考证,民间流传着许多版本神话传说。而学术界对呈贡“板凳龙舞”的研究,与其他云南民族民间艺术相比,显得有些小众。
呈贡“板凳龙舞”今天健在的最年长传人鲁建国说,他们的先祖是彝人阿扎里。“板凳龙”体现后世族人对阿扎里的崇拜和信仰。很久很久以前,有恶龙作怪,呈贡所在地遭遇大旱,先祖阿扎里眼看自己的族人被天旱折磨,粮食无收,于是奋起反抗,大战恶龙,最后战胜恶龙,引来滇池水,让族人得以繁衍生息,但却牺牲了自己。先祖阿扎里牺牲后,族人相信他已化作一条条小龙,游弋在呈贡田地水间,默默守护着世世代代族人,族人每当看到水田沟渠里游动的条条黄鳝,就相信那是先祖阿扎里的化身。
在中国的龙文化里,除了云南呈贡,还有云南洱源、江西赣南地区及江浙地区至今保留着“板凳龙”民俗,但只有在呈贡,你才会听到当地人称黄鳝为“小龙”。
信手拈来跳起欢乐之舞
据《呈贡康熙县志》《光绪县志》《澄江府志》记载,“板凳龙舞”至今约有200多年的历史。明代以后,呈贡民俗歌舞表演盛行,民歌《板凳龙》以及内地起源期甚早的“村田乐”“社火”“秧歌”一类习俗成为后来“板凳龙舞”的重要源起。
这种以戏耍为主的彝族民间舞蹈,道具是农家常用的四条腿木板凳加以简单的形象彩扎而成,重量轻,舞蹈动作简单,不仅大人可舞,也适合孩童耍弄。
鲁建国从小看着“板凳龙舞”长大。他说,上可乐人一直保持着一支民间文艺队,词曲自谱、自编自导自演,“板凳龙舞”一直在民间流传着。记得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前后,“板凳龙”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用吃饭的凳子,绑上一块红绸布,一头扎成花朵当作龙头,没有龙尾,“板凳龙”主要是在春节耍。
“那时候,每到春节,我们文艺队要给族人的家庭派发‘灯帖’,‘灯帖’发出后,我们就去族人家里‘贺’新年,‘贺’是从早到晚地‘贺’,每到一户人家,见我们敲锣打鼓来了就都要先放鞭炮,端上糖果,发放红包,我们就开始‘闹’‘板凳龙舞’,一边舞一边唱。”
上可乐人至今保持着春节“板凳龙舞”贺新年的传统。“板凳龙舞”唱的调子多种多样,舞者可以信手拈来、随意唱词,就可以唱出有节奏的调子。“板凳龙舞”唱的调子还是有一些共同特征可循,万变不离其宗。
实现靓丽蝶变
鲁建国说,“板凳龙”一开始就是用四脚凳子装饰而成,三个人玩,两个在前面、一个在后面。前些年,上可乐文艺队请人定做的“板凳龙”就变成三脚凳,而且有了龙尾,玩法不变,还是两人在前面各执一只脚,后面一个人,按调子耍。
2005 年,经昆明市政府批准,“板凳龙舞”被列入昆明市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板凳龙舞”开始从原住民自发性,向着原住民自发性和政府组织相结合方向发展,道具、服装、舞姿及技巧开始上升到标准化和品质化,所用板凳从四脚凳转变为更具舞台要素的三脚凳,从田间地头到高端艺术平台,舞者从原生态散户居民,转变为有组织、舞技标准化的半专业舞队,呈贡“板凳龙”实现靓丽蝶变。
近些年,随着当地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板凳龙舞”传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很大变化,但人们骨子里仍保留着对祖祖辈辈传承的“板凳龙舞”的热爱,并将这一特色文化不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