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映象》剧目简介;著名舞蹈家杨丽萍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走遍了云南的山山水水采集原始的民族舞蹈元素和民族舞蹈演员,又花了18个月亲自编导,自己倾囊投资,创作出了《云南映象》。
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是一台既有传统之美,又有现代之力的舞台新作。她将最原生的原创乡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经典全新整合重构,再创云南浓郁的民族风情。
在歌舞集中,原生、古朴的民族歌舞与新锐的艺术构思的碰撞,将带给您一种特定的 “云南映象”。
著名舞蹈家杨丽萍首次出任大型歌舞集总编导及艺术总监。
云南映象包罗了云南的彝族,佤族,藏族,哈尼族,傣族,纳西族,白族等等民族生活原型,反映了民族宗教活动的盛世场景。拥有百分之百的民族演员,包括帕尼灯在内的600余支灯光效果;包括栽秧鼓、象脚鼓、太阳鼓、等68面鼓的鼓风鼓韵;民族村寨中收集的600余套纯手工民族织绣的服装和绣花鞋;著名音乐家三宝的音乐创作及制作;国内顶尖的舞美设计;以及杨丽萍的经典舞蹈作品等。
这是一部没有用故事作为结构却包容了所有故事内涵的大型原生态歌舞作品。全剧囊括了天地自然、人文情怀,以及对生命起源的追溯、生命过程的礼赞和生命永恒的期盼。
云南,一个伸手能摸着白云,侧身能与大山耳语的地方,多彩多姿的歌舞如壮丽的“三江并流”一样源远流长。当钢筋水泥的丛林向这片“秘境”、“隐藏的土地”步步逼近,这些非物质化的动态的文化遗产渐渐面临被都市文化吞噬的危险。每失去一件文化遗产,就熄灭了一盏明灯;每砍倒一棵树,就失去了一片绿荫。出于对这份遗产真心的热爱和热诚的保护,不是把这种文化封存起来,而是以独创性、经典性、实验性的原则,在舞台上建造一座活动的民间歌舞艺术博物馆,这便是《云南映像》的宗旨所在。
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沉潜到艺术生命的底层,去开拓全新的生命意义和真正的艺术瑰宝,将丰富的云南民族民间艺术“解构 ”又重新整合;她调动了30多年的艺术、人生的积累进行总体构思;并用了几年的时间,从那些被遗忘的角落里,找来了六十多位能歌善舞的村民,找到了这些为生命而舞的族人,他们用天人合一的歌舞,身心合一的激情,带着与生俱来的冲动和狂欢,汇聚成决堤泄洪般的冲击力。
一部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往往凝聚着个人血与泪、情与爱的别人无法替代的感受,去表现经验事物,这就救助了一些珍贵而不被重视的东西,这种东西实际是人类共享的经验。杨丽萍舞蹈艺术对社会及文化的再启蒙,是通过不粉饰、不造作、不媚俗的真情及深化后的真实性展示给观众,因而发掘原始情结和组合当代舞蹈语言,调动一切高原民族舞韵而溶入现代书画来构成视觉冲击。这样的舞蹈语言一旦引起共鸣,艺术中的张力具有了真正的社会意义。
《云南映象》是中国标志性艺术精品,在中国舞台艺术舞蹈界形成了里程碑式的品牌形象。节目自2003年8月8日公演以来,已经在国内四十八个城市、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包括日本、美国、巴西、阿根廷、台湾、香港、悉尼等,公演至今已成功演出六千余场。在2004年荣获中国专业舞蹈最高奖项-第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五项金奖。荣获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
太阳和月亮从东到西追不停,
开天的时候走成一路了;男人和女人,
从生到死离不得,辟地的时候连在一起了。
云南鼓的传说和种类堪称中国之最。鼓在云南,不仅仅是一种乐器,它更象征母体,或形似女阴,是民族的一种崇拜、一种图腾。云南的鼓从材料上分,有皮鼓、石鼓、铜鼓、市鼓;从归属的民族上分,又有太阳鼓、芒鼓、热巴鼓、大背鼓等等。云南佤族的市鼓分「公鼓」、「母鼓」配成一对;要砍树制鼓,先要行祭祀式。
土地
天大,只有一个,地大,只有一块,
不要说草木无言,万物生在大地都有原因。
祖先告诉我,大地是创世者骨肉变化。
我把身体紧贴泥土,立刻明白了祖先的传说。
家园
云南的先民信奉万物有灵,表现出对大自然的敬畏 ─ 山有山神,水有水神、树有树神,石有石神;几乎每个寨子都有寨神树、密枝林,每个民族每年都有祭祀自然、山神、水神、寨神、树神的活动。
雀之灵
傣族把象征爱情的孔雀叫太阳鸟,孔雀就是他们崇拜的图腾。杨丽萍创作了一系列表现孔雀形态的舞蹈语言,《雀之灵》寄托了她对圣洁、宁静世界的向往。在《云南映象》尾声中杨丽萍把她的独舞和群舞编排在一起,并糅合新颖的舞蹈编排队型及声效光效,使整段舞蹈充满着恬静的灵性及和谐的生命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