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翠湖,对于熟悉昆明的人而言,已经是再熟悉不过的地方了。
而说到“九龙池”,不管是之前翠湖的另一个名字,还是如今是翠湖的一景,亦或是那段堪称经典的“九龙池八景”,岁月的长河里,洗刷了太多的过往。
走进翠湖,翻开历史的书页,解读四季如春的春城,解读鲜为人知的翠湖过往。
九龙池的传说
龙在我国的古代是十分具有地位象征的一种动物,中华儿女常将自己说做是“龙的传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和文化传承下来的故事,龙在我们心中是民族的象征,是文化的归处,是精神的象征。
在世人心中,有“龙”的地方一定充满着灵气,龙能够呼风唤雨,“龙王”更是掌管着“雨、水”。
“九龙池”传说是古时住着九条龙,因而常年泉水涌出,源源不断的水流让这个地方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居住地,毕竟人们的生存离不开水,有水的地方才会有生命。
“九泉所出,汇而成池”,“九龙池”也因此得名。九龙池在昆明城市建设与人居生活的光辉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九龙池还曾是翠湖的曾用名。很早以前的翠湖,它被人们称为“菜海子”,也被叫做“九龙池”,所以很多历史典籍中记载着的九龙池,也就是如今的翠湖。
今朝九龙池
当翠湖的名字家喻户晓时,九龙池独立成景。穿过竹林岛,在翠湖的东南边,就是九龙池。
九龙池筑有东西堤、南北堤,湖被一分为四,湖中建有海心亭,西侧有观鱼堂,东南有水月轩。堤畔遍植垂柳,现已柳树成荫,风吹柳飘,惬意盎然。
湖内种有荷花,夏季来临时,这里成为人们赏荷花的佳地。“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那莲叶田田,菡萏妖娆的画面,被摄影师留在了一张张照片中。
1917年,在九龙池还兴建起了昆明市第一个自来水厂,世代以饮井水为主的昆明人喝上了自来水,那时九龙池的泉水,干净、清澈、甘甜,是老昆明人一代最深的记忆。
后来,九龙池的泉眼不再出水,今天的翠湖少了曾经的九龙吐水画面,那段历史彻底封尘。
九龙池八景
如今游赏翠湖,昆明人不免让人想起九龙池的那些景,那些人,那些画面重现脑海……
在陈荣昌(1860~1935)的八首诗中,九龙池的往事依旧历历在目。
1883年,陈荣昌写下了《九龙池八景》。他对“九龙池”的爱,通过八首诗展现得淋漓尽致,八首诗中也将曾经的翠湖美景一一呈现。
春树晓鹰
翠湖一直是水鸟的聚集繁殖地。春天,成百上千的黄莺鸣啼枝头,冬天,红嘴鸥汇聚湖畔,上演人与自然和谐的画面。
秋窗夜月
翠湖畔居民众多,隔窗向外看,湖光月色美不胜收,柔和的月光下,翠湖更显静谧安详。“翠湖”二字也在此首诗中首次出现。
酒楼灯影
翠湖周边一直是繁华之地,酒楼、小吃店及庙宇汇聚,每晚座无虚席。翠湖畔,从不缺美食。
柳营洗马
洗马河是翠湖通往滇池的第一段河道,沐英于此开始了“种柳牧马”,在翠湖畔,洗出了一派田园牧歌之景。
这就是“九龙池八景”
古时的美景虽沉默在时光里
消失匿迹,
但从今日的照片中进行挖掘,
发现那些美景,
依旧美好
回忆中装满了美好的记忆,在这份浓烈的回味中,翠湖于春城,是“眼睛”,亦是“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