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7 16:31:14 1402
研学旅行的意义
古话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也要求教育工作者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小学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研学旅行能拓展学生视野,夯实知识的纹理。学生所学的大多是书本知识,即使是通过实验来获得知识、技能,也是在学校为背景的实验室条件下,以间接经验和理性知识为主,接地气的感性知识始终欠缺,在进入信息化时代依然如此。因此,如何破解将知识生活化的命题,即由理性知识获得为主转变为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获得兼顾,由学习间接经验为主转变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辅相成,就成了当前教育的一大难题。而研学旅行也许就是破解这一难题的秘钥。因为它可以使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相对密闭的校园,去拥抱乡土乡情、县情市情、省情国情,在与学校教育情境不同的生活场景中弥合习得的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的缝隙,实现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握手言欢,夯实知识的纹理,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第二次飞跃。
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甚至曾提出“路就是书”的观点。研学旅行,就是路和书的融合。在旅行中学习,会实现历史、地理、人文各大学科的融合,实现多方面科学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用生活教会学生理解语文课本上那些被精挑细选的源自生活的文化。走走长征路,听听老战士口中的长征经历,学生对《七律长征》中所表达的艰难岁月的理解会更加形象,看看农场、工厂的生产活动,学生从《悯农》中所体会出珍惜食物的感受会更加“走心”。研学旅行让孩子摆脱了互联网束缚。互联网的触角早就伸向了中小学生,让孩子放下手机、走进自然、多读书的呼吁越来越多。尽管我们不能因此评判互联网危害巨大,但作为“数字原住民”一代的青少年,成长的网络环境比以往更为复杂,所以基础教育也需要一种逆向思维,研学旅行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学生以一种谦逊的态度,离开冰冷的屏幕,打开本真的心灵,走向纯粹的自然。
开展研学旅行是一堂安全教育体验课。在研学旅行中,家长们都会担忧:这么多孩子一起出门,老师照看的过来吗?会不会碰到交通意外?万一走丢了怎么办?校长会苦恼:什么样的出行方式最安全?什么样的旅行路线最保险?要派多少人跟班?真出了事谁负责?归根结底就在“安全”两个字。安全是头等大事,是研学旅行的底线,事实上,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如何保证自身安全,这本身就是一堂安全教育课。乘机坐车,系好安全带;过马路,要看红绿灯;危险区域,不随意乱闯……诸如此类的安全常识,在旅行中实践,更容易“入脑入心”。保证研学旅行的安全,思路要从“出事怎么办”向“保证不出事”转变。购买保险、事后赔偿,是“兜底”的后备,但更重要的应该是活动前的方案、行动前的备案和应急时的预案。学校是研学旅行的组织主体,不论是自行还是委托开展研学旅行,都要提前模拟场景,制定有效的安全保障方案,并报备教育部门。
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加快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从小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养成文明旅游的行为习惯。
中小学生在集体旅行的过程中,既能培养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同时对“美”的欣赏能力也不断提高。我们的教育目的在中小学一直都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除了“智育”在学校教育发展比较好之外,其他的德育、体育、美育等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都有一定的欠缺,而“研学旅行”这样一个项目却能直接实现这几方面的发展,一举多得。短期来看,“研学旅行”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实践意义和公益性。长期看,学生能从社会、大自然中汲取自身发展的力量,同时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处理问题能力、还培养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和对“美”的欣赏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国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