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大三弦舞
昆明传媒公司, 昆明会展策划,昆明商务会展,昆明年会策划推荐
陆良小白户镇打鼓村彝族大三弦舞,2006年被列为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彝族三弦舞(撒尼大三弦舞)是中国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有关学者誉为远古舞蹈的“活化石”,对研究舞蹈的起源与发展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对增强群体意识、民族团结具有积极的作用。
陆良县小百户镇打鼓村是少数民族集居的一个自然村,该村居民为彝族支系撒尼族,共97户人家,365人,耕地面积在360亩左右。该村坐落在青山环绕、绿水荡漾的半山区,南盘江水从该村南边穿流而过,景象十分迷人,距县城仅15公里。
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四省等地,撒尼族是彝族的一个支系。云南全省都有彝族分布,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状况,在漫长历史岁月中,形成了多个不同的支系。
彝族人不仅能歌善舞,而且热情好客,彝族"大三弦"富有强烈的感染力。每逢"火把节",人们燃起篝火、点上火把,围着篝火弹起"大三弦"载歌载舞,纵情高歌彝族舞蹈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种类繁多,每个支系都有不同的舞蹈,甚至同一支系,因居住地不同,舞蹈也就不一样。
大三弦舞都是男女两排对舞,男的拨弦引笛,女的击掌舞蹈,人数不固定随多随少,队形变化复杂,主要以圆圈、方形为主,跳的速度有快慢之分,一进一退,起落有致,节拍鲜明,节奏感强,蹬脚有韧力,收脚有弹力,蹬脚慢、收脚快,干净稳健。
舞者随着音乐快慢和哨音的长短,可变化不同的舞步。套路有“弹跳步”、“跑跳步”、“蹬脚跳”、“转自跳”、“十字跳步”、“弹脚转身跳”、“摆臂转身跳”等。其主要特点沉、稳、颤、顿、朴实、矫健、豪放。
打鼓村的大三弦舞在本地流传较广,千姿百态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他们随时可在喜庆节日,欢庆丰收,逢年过节,聚亲嫁女,丧事邀请等日子里,便会鸣锣击鼓,欣然起舞,跳个通宵达旦。
目前,本村有四支大三弦舞业余文艺队,长期在本村及村外活动,并经常被邀请参加县、市、省举办的文艺活动,并荣获各种奖项。除文艺队队员外,打鼓村的老少妇孺都会都会跳大三弦舞,传承良好。